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他山之石

加大探索实践新质生产力步伐 云锡经营业绩持续提升

来源:云南省国资委阅读:发布时间:2024-05-13 17:15字体【  

今年以来,云锡控股围绕战略引领、改革创新、价值创造、提质增效工作主线,加大探索实践新质生产力步伐,经营业绩持续提升。一季度,云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5.75%,超计划进度27.29%。旗下锡业股份一季度实现总营收83.99亿元,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22.09%。

“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云锡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云锡更好打造国家锡铟产业技术创新高地、保障锡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路径,也是云锡主动融入云南省壮大资源经济、打造以锡为主的实体产业集团的有效举措,更是云锡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新征程上走在前、作示范的必由之路。

研蓄力行致远

一直以来,云锡控股都把科研视作发展的动力源泉,科研成果不断积淀,为百年云锡向第二个百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云锡控股是全省原创技术最多、向世界同行输出技术和行业标准最多的企业,截至目前,云锡向世界有色冶炼行业输出了40余项自主创新技术和标准。云锡控股依托强劲的科研创新能力,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精锡生产和供应企业,并建起世界最长、最完备的锡工业产业链。

走进位于蒙自经开区的云锡冶炼分公司,这座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锡冶炼工厂在建设过程中就申请专利90余件,项目所使用生产装备90%国产化,其中,云南本土生产设备近40%。“精炼锡全部用的是我们云南自己的技术。”云锡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精炼锡核心装备真空精炼炉为昆明理工大学研发,另一个核心设备全自动电热机械结晶机为昆明理工大学与云锡集团联合开发。而在云锡华联锌铟的资源再生车间,凭借云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之“手”,每年可以从废弃的300万吨矿石中捞出锌、锡、铜、铟等金属和硫磺等产品,折合锌金属达到2万吨,让原本只能丢弃的废石成了一个“大宝库”。

近年来,云锡控股承担了铁高温诱导矿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锡精炼渣源头减量与高值化利用真空冶金关键技术及示范等国家重点研发课题以及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一期、锡基新材料研究与开发、锡—磷无卤阻燃剂产品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等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锡精炼渣源头减量与高值化利用真空冶金关键技术及示范,有力攻坚‘卡脖子’技术难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如是评价。

2024年,云锡加大了探索实践新质生产力步伐。年初,云锡与厦门钨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矿产资源科学高效开发利用、锡钨原料保障及产业链延伸、人才培养及技术合作的帷幕。今年3月,云锡新材料产业园(华东)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我们加快了高纯铟、ITO靶材等新产品‘卡脖子’技术攻关,强化管理提升,生产能耗指标同比降低2%。”云锡新材料公司负责人介绍,1至3月,云锡新材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利润4000余万元。

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更是国企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云锡作为全球最大的锡铟行业龙头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必须率先一步,走在前列。

云锡锡业分公司推进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确定科技项目33项,标定新工艺控制参数27项,实现顶吹炉烟尘连续24小时闭环高效熔池熔炼,锡产品产量完成计划进度103.38%。云锡铜业分公司推动实现铜产业链有价金属元素资源化、产品高质化,39个科技项目2月份累计创效400万余元。一季度,云锡铜业阴极铜完成进度计划的106.92%,硫酸完成进度计划的111.56%。卡房分公司自主开发的浮选机永磁直驱技术成功应用于生产,作业效率同比提高3.8%,综合节电率40%左右,每年节约电费成本不低于100万元。

云锡控股相关负责人透露,云锡将聚焦市场需求和效益导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科技创效行动,围绕锡铟砷全产业链,推进云南实验室建设运营,壮大创新联合体共建队伍,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着力突破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增量提质,实现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0%,增强科技创新产业支撑力。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提升至8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至80%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