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巴中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规划信息

2024年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要点

2024-03-21 14:58 来源: 巴中市国资委

2024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我市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攻坚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2024年工作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推动党建再加强、改革再深化、发展再增效、创新再加力、产业再升级、投资再提速,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国有资本主要经营指标预期目标:“两保、三降、四增长”。“两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保持增长、保证不发生系统性债务违约;“三降”:资产负债率、竞争类企业亏损面、生产经营成本有效下降;“四增长”: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增速分别达到6%8%以上,利润总额、财税贡献有效增长。

一、坚持改革攻坚,更大力度打造现代国企

(一)狠抓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台账式管理推动34项改革任务保质保量、落地落实,确保70%以上主体任务全面完成。推进巴中建工、数产公司等7家企业市场化实体改革试点,总结提炼、复制推广做法经验,快速向其他企业延伸。

(二)持续深化国企用工改革。深入实施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用工总量管控,科学测算用工规模,扎实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不断优化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

(三)推进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以效益为导向的分层分类考核,健全有高有低、能升能降的分类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加大收入分配向核心关键人才和一线岗位倾斜力度,进一步破除平均主义。着力推进竞争类企业开展员工持股、项目跟投、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试点,促进企业挖潜增效。

二、坚持运营提效,更大力度提升治理水平

(一)理顺治理机制。进一步厘清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之间权责边界,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外部考核评价、进入退出、激励约束机制,试点探索聘请省内重点大学教授专家担任外部董事,促进外部董事素质和履职能力显著提高。研究制定市属国有企业董事会工作规则、董事会授权办法和经理层工作指引,规范落实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与经理层向董事会报告有机衔接。

(二)深化重组整合。推动国有资本、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积极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优质资源重组整合,规范企业管理层级,确保国有资本布局纵向整合至三级以内,一级企业负责资本运营和集团管控,二三级企业负责市场化专业化投资经营,最大化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控制能力。

(三)着力降本增效。加大亏损企业治理力度,细化完善市属国有企业扭亏工作方案,通过降本增效、向内挖潜、清理退出等措施,分类精准开展治亏工作。严控企业投资成本、经营成本、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确保成本费用总额占营业总收入比重较去年明显下降。一企一策、一资产一方式制定资产盘活方案,最大限度盘活国有资产,释放国有资本潜能。

三、坚持服务发展,更大力度发挥战略功能

(一)抓投资强基金。指导市属国有企业围绕公司主营业务板块,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扩张市场规模,科学研判市场形势,持续加大有效投资力度。紧盯基金投资赛道,支持市属国企积极参与基金运作,引导社会资本协同打造产业链生态,加快推动20亿元规模的工业发展投资基金落地见效。

(二)抓项目优效能。紧扣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存量项目进度和增量项目谋划,全年计划投资70亿元左右。优化市属国有企业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2024年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PPN、专项债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不低于60亿元,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抓产业重招引。抓住国有企业托底性帮扶巴中欠发达县域发展机遇,加大国有经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布局,积极推动国企巴中行,通过央省市国企共建共营项目、互投共设基金、实施交叉持股等方式,实施一批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防范风险,更大力度强化监管质效

(一)加强重点领域监管。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行为,指导企业合理配置融资工具,实现融资、投资、建设、运营、还款一体化良性循环。加强企业债务动态监测和分析,按照一企一策制定偿债计划,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确保到期债务及时足额兑付。完善并落实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二)强化协同协作监管。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建立健全出资人监督、企业内部监督与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完善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加强对县(区)国资监管工作指导监督,探索沟通协作、定期交流等机制,着力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加快形成国资监管系统合力。

(三)提升追责问责效能。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体系,加快构建权威高效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重点围绕市纪委监委、审计、巡察移送问题的线索,紧盯惯性违规、屡禁不止问题,加大违规问题线索核查力度,严肃追责问责,让责任追究真正长牙带刺。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完善国有企业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担当作为。

五、坚持党建引领,更大力度增强发展动能

(一)着力破题,聚焦关键打通堵点。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落实四个以学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强化理论武装。聚焦国企党建引领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对标问题精准施策,促进单项治理系统施治转变。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坚决守住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二)深度融合,放大党建引领质效。以国企党建考核为总抓手,严格落实党建入章、党组织建设应建尽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等制度,找准高质量党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口,进一步健全国企党建工作任务清单机制,打通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融合互促,夯实基层基础。

(三)全域出彩,打造系列硬核成果。积极推进一企一品牌创建,成功打造3个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点、7户党建引领企业改革提升示范企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政招企用等方式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5名以上。以构建清廉国企为抓手,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集中、资产聚集等重点单位和岗位的监督,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